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

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

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

观涛秋正好,莫不上姑苏。

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写道:

罢起郎官草,

初封刺史符。

城边楼枕海,

郭里树侵湖。

郡政傍连楚,

朝恩独借吴。

观涛秋正好,

莫不上姑苏。

译文:

结束作为郎官的职务,

新加封的刺史爵位。

城楼依傍着大海,

城郭里的树木成片蔓延湖面。

治理郡政与楚国相邻,

但朝廷的恩宠只有吴国享有。

秋天来观赏波涛正是合适的时候,

大家都不妨前往苏州游玩。

这首诗词表达了送别郎中(唐代官职)任命为明州刺史的主题。诗的开头,描绘了岑参罢去郎官职位后,获得新封的刺史爵位的情景。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城楼枕着大海和湖畔的树木,生动地表现出明州的地理环境。然后,岑参提到明州与楚国相邻,但朝廷的恩宠却只有吴国享有,隐含了政治上的微妙关系。最后,他鼓励大家秋天前往苏州欣赏波涛,表达了自己愿意前往明州的期许和对将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词具有豪迈洒脱的风格,通过对地理环境和政治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仕途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句简洁明快,画面感强烈,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全诗别有深意,用意又不尽相同,读来意趣盎然,值得一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刺史郎官政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