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作者简介(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诗词:《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

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

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

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

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

欲先明大义,

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

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驱驰去也,

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

看东南王气,

飞绕星躔。

中文译文:

询问在紫岩之后的汉朝官员们,

不知道多少貂蝉。

谁能够借到留侯的筷子,

穿上祖传的马鞭。

依然是尘沙遍布万里,

河洛之地弥漫着血腥气。

有谁能够认识到山中的客人,

曾经传承衣钵之人。

共同记载着玉堂之上的对策,

希望先明白大义,

接下来谋划边境事宜。

何况是重要的湖南和广西,

已经多年来置身事外。

望着中原迅速驶去,

统治着十个州,旌旗飘扬。

春风已经吹过,

观察东南方的王者之气,

在星辰的环绕中飞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过在宋代创作的《八声甘州》之一,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关切和对身世的思考。诗中以问答的方式,探询了紫岩之后的汉朝官员们的去向和命运。作者以貂蝉、留侯、祖传马鞭等形象隐喻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传递出对历史的追问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绘了战乱之地的景象,尘沙遍布万里,河洛之地充满了血腥气味,展现了时代的动荡和残酷。作者以道山客、衣钵传承等表达了对历史中的智者和先知的敬仰和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对国家大义和边疆事务的关注,湖南和广西被提及为重要地区,而作者对这些地区的置之不理表示了无奈和忧虑。最后,诗中展望了中原的迅速发展和王气的飞扬,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期望和对领袖的赞美。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隐喻的手法和对历史和时局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乱世和英雄人物的思考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兴衰和边疆安危的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声甘州·问紫岩去後汉公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公卿河洛山客腥膻衣钵祖生鞭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