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

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

百僚山下路,千载尚名香。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位儒臣的事迹闪耀一代,三州的治理很出色。

遗言谈及生死,新的志向已经实现。

往日的梦境与现实有何不同,如今我们明白了可以跨越险峻之处。

百官从山下的路上行进,千载后仍然享有盛名。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曾伯挽吴鹤林尚书的作品,通过表达对吴鹤林的赞美和怀念,展示了一代儒臣的风采和三州的良好治理。诗人以吴鹤林的遗言谈及生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新的志向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最后一句描述了百官们沿着山下的路行进,显示了他们在千百年后仍然享有崇高的声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吊的形式表达了对吴鹤林尚书的怀念和敬意,展示了他在一代儒臣中的杰出地位。诗人通过对吴鹤林的事迹和才能的赞美,突出了他在三州的良好治理和对国家的贡献。诗词中的遗言和志向的表达,凸显了吴鹤林对生命的深思熟虑和追求进取的精神。最后两句描绘了百官们沿着山下的路行进,体现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卓越成就和持久影响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吴鹤林和一代儒臣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奋斗和追求的激励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生死何异遗言儒臣吏治可方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