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车辙小跟你看读书,没有一天互相放弃。

长大,将游宦四方,读韦应物诗,到“哪知风雨夜,再此对床睡”,悲伤感动的,于是相约早些退为闲居的乐趣。

所以子瞻开始为凤翔节度使幕府中,留诗为别道:“雨什么时候听萧瑟。

”以后子瞻通守余杭,又任上调,而车辆滞留在淮阳、济南,不见的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开始又会在澶州濮之间,相跟着来慢慢,停留了一百多天。

当时住在逍遥堂,追念以前的约定,当两个小诗写的。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人离开了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喊不起来,风吹松竹雨凄凄。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见读书四方风雨萧瑟夜雨幕府相约闲居滞留游宦恻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