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

儿郎漫说转喉轻,

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

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

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

西去阳关第一声。

译文:

儿郎随意地谈论着喉音的轻松,

必须等待情感的涌现自然发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谐,

大家共同演唱一曲新歌。

十二年前在边塞行走,

坐在其中无言地叹息唱曲的情感。

昨夜不堪先是流下泪水,

西去的阳关第一声响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围绕音乐和情感的场景。诗人讲述了儿郎们随意地谈论喉音的轻松以及唱歌时的情感自然流露。在和谐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唱出了新的歌曲。然而,诗人的思绪回到了十二年前的边塞行,坐在那里,无言地叹息唱曲所传递的情感。昨夜,他无法忍受,先是流下了泪水,而西去的阳关第一声声音将重新开始。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和唱歌所寄托的情感的思考和回忆。诗人通过描述眼前的音乐场景,以及自己回忆起边塞行的经历,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表达的魅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边塞行的痛惜之情,以及对离别和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情感世界,使人们感受到音乐和情感的共鸣和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垂泪丝竹无语坐中自生来意转喉边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