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学仙者

微迳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赠学仙者

《赠学仙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仙者的形象和境界。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途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微途:小径;重峦:高山。诗中以微小的小径透过高山重峦,展现了学仙者的修行之路。茅堂上覆盖着翠绿的竹叶,象征着清雅和朴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方瞳:明亮的眼睛;映骨:透过眼睛看到内心。这句诗表达了学仙者内心的宁静和明亮的眼神,以及他们秀美的气质,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夜火:夜晚的火光;丹灶:炼丹炉。这句诗描绘了学仙者在夜晚炼丹的场景,以及在晴朗的霜天炼制丹药的情景。这些景象象征着学仙者对修行的专注和努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这句诗表达了学仙者超脱尘俗的心态,他们不受世俗的干扰,轻松地进入云端,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学仙者的修行之路、内心境界和超脱尘俗的态度,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仰。它展示了学仙者追求卓越和超越凡俗的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深邃和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学仙者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云端夜火秀气石坛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