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独酌三首

府县嫌吾旧党人,乡邻畏我昔黄门。

终年闭户已三岁,九日无人共一樽。

白酒近令沽野店,黄花旋遣折篱根。

老妻也说无生话,独酌油然对子孙。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九日独酌三首

《九日独酌三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九日这一特殊时刻,独自饮酒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日独酌三首

府县嫌吾旧党人,

乡邻畏我昔黄门。

终年闭户已三岁,

九日无人共一樽。

白酒近令沽野店,

黄花旋遣折篱根。

老妻也说无生话,

独酌油然对子孙。

中文译文:

府县厌弃我旧党派,

乡邻畏惧我昔日的黄门官职。

我已闭门不出整整三年,

在这九日,无人与我共享一樽美酒。

白酒近来只得到野店购买,

黄花已被我频频摘下篱根。

老妻也说着无生气的话语,

我独自饮酒,感慨油然而生,对着子孙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在九日时刻独自饮酒的心情和思考。诗中的“府县”指的是地方政府,而“我旧党人”则意味着苏辙在政治上受到排斥。乡邻们则因为苏辙曾担任过黄门官职而对他心存忌惮。

苏辙已经闭门不出三年,这可以理解为他遭到了放逐或是自我隐居。在这个特殊的九日,他没有人陪伴,只有他自己品味美酒。他用“一樽”来形容酒的量,显示出他的孤独和寂寞。

他不得不从野店购买白酒,可见他的社会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他摘下黄花,可能是为了装饰酒杯或是表示自己的心情。老妻也跟他说着无生气的话,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的妻子也与他失去了生气和活力,两人的关系变得平淡无奇。

最后,苏辙独自饮酒,油然而生出对子孙的思念和对家族未来的担忧。他通过酒的敬饮,表达了他对于家族衰落和个人遭遇的忧虑,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家族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苏辙在九日独自饮酒的情景,抒发了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族衰落的忧虑。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九日独酌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黄花独酌无人白酒子孙老妻野店终年闭户乡邻黄门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