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

岸曲频移杔,巾欹独倚樯。

月分云外影,负进水边凉。

宿鸟树三匝,佳人天一方。

清斯缨可濯,谁为赋沧浪。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水行

《水行》

岸曲频移杔,

巾欹独倚樯。

月分云外影,

负进水边凉。

宿鸟树三匝,

佳人天一方。

清斯缨可濯,

谁为赋沧浪。

中文译文:

岸边的曲线频繁变换,

船帆倚靠在岸边。

月亮被云遮掩,

背负进水边的凉意。

树上栖息的鸟儿夜宿三次,

佳人只存在天际一方。

这清澈的缨带可以洗涤,

谁来为这苍浪写下赋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江岸夜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人洪咨夔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

诗中的“岸曲频移杔”描述了江岸的曲线不断变换,给人一种曲折变幻的感觉,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多变和无常。

“巾欹独倚樯”中的“巾”指的是船帆,诗人用“巾”来修饰船帆,使其具有人的属性。这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倚靠在船帆上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考。

“月分云外影,负进水边凉”描绘了月亮被云彩遮挡的景象,月光透过云层投射在水面上,同时也带来了一丝凉意。这里的月光和凉意象征着清幽和寂静,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宿鸟树三匝,佳人天一方”通过描写树上栖息的宿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而“佳人天一方”则暗示了佳人的稀少和珍贵,佳人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追求的对象。

最后两句“清斯缨可濯,谁为赋沧浪”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澈的缨带的渴望,缨带可以洗涤灵魂的污浊。而“谁为赋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写下关于苍浪的诗篇的向往,暗示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岸夜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变幻、时光流转、内心孤寂、追求美好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水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一方佳人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