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

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

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

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

西窗夜深翦烛,梦频生、不放云收。

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作者简介(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是宋代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

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

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

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

西窗夜深翦烛,梦频生、不放云收。

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诗词的中文译文:

声声慢(送魏绣使在吴江泊船,为友人赋诗)

轻盈的鹭鸟时而飞舞翻转,轻轻靠近彩虹的边。

因为送客而迟迟不愿离去。

泪水像雨滴横扫波浪,远山上又增添了新的忧愁。

路人倚着栏杆,心事重重,问谁能懂,只有那些沙鸥。

思念着聚与散,几片枫叶飘落在红霜覆盖的水面上,莼菜在绿色的春洲生长。

越来越靠近那香菰炊煮的黍米,想象着红丝织成的字,离青楼还不远。

寂寞的渔村,何如沉浸在连绵的温柔醉意中。

在深夜里,透过西窗,剪下蜡烛的光芒,频繁生发梦境,不愿散去如云。

共同怅望,认出那孤独的炊烟,它升起的地方就是故乡。

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词。诗人以饯别魏绣使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诗中以自然景物来寄托离别之情,用旋移轻鹢、浅傍垂虹等形象描绘了悠扬的离别曲调,抒发了作者不舍的心情。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等描述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行人倚阑、问谁知、沙鸥等形象,将离别的孤独和无奈凸显出来,诗人表达了对亲友间默契理解的渴望。

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诗中渔乡、香菰、青楼等形象呼应了作者对温柔、美好回忆的向往。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痛苦和思念的情感。诗中用意境和意象绘制了一幅幅离别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离别的悲伤情绪与自然景物的美丽相映成趣。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意境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抒发离别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也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行人泪雨心事垂虹横波枫丹轻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