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

大漠雪漫漫,胡风入箭瘢。

平明没马足,半夜折旌竿。

声叠鼓鼙暗,光添剑戟寒。

铁衣三十万,谁不忆长安。

作者简介(王野)

王野,字子文,宝章阁待制王介之子也,衢州常山人。以父阴补官,登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进士第。

雨雪曲

《雨雪曲》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王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漠雪漫漫,

胡风入箭瘢。

平明没马足,

半夜折旌竿。

声叠鼓鼙暗,

光添剑戟寒。

铁衣三十万,

谁不忆长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雪交加的战场场景。大漠上的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胡风呼啸着,如同箭瘢一般刺入人们的心头。在平明时分,战马已经筋疲力尽,无法再前进。而到了半夜,战旗也已经折断,无法高悬。战鼓和军乐声此起彼伏,但在雪夜中却显得黯淡无光。战士们身披铁甲,手持剑戟,在严寒中闪烁着寒光。整个军队有三十万人,他们都在回忆起长安的往事。

赏析:

《雨雪曲》通过描绘雨雪交加的战场景景,展现出明代时期战争的残酷和冷酷。诗中的大漠雪景,给人一种广阔辽远的感觉,同时也强调了战场上的艰苦环境。胡风入箭瘢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敌军的凶猛和威胁。平明没马足,半夜折旌竿表现了战马和战旗的疲惫和残破,预示着战事的艰难和惨烈。诗中的声叠鼓鼙暗、光添剑戟寒,以及铁衣三十万等描写,刻画了战场上的阵势和军队的威武。最后一句谁不忆长安,则表达了战士们对故乡和往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冷酷,展现了明代时期战场的惨烈景象。通过对战场环境和战士们的描写,诗词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雨雪为背景,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将战争的残酷与人们对和平和故乡的向往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雪曲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铁衣漫漫忆长安大漠剑戟旌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