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念方与子违,戃怳夜不眠。

起视明星高,整驾出东阡。

聊为山水游,以写我心悁。

知子不餔糟,相与酌云泉。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诗词:《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念方与子违,戃怳夜不眠。

起视明星高,整驾出东阡。

聊为山水游,以写我心悁。

知子不餔糟,相与酌云泉。

中文译文:

想念方与子分离,我整夜独自失眠。

起身仰望高悬明星,整装驾车离开东阡道。

只为了游览山水之间,借以表达我内心的愁苦。

深知你不喜欢浊酒,我们一起品尝清泉之美。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念及与朋友方子分别,心情愁怅,整夜无法入眠。这种离别之情在诗中被戏称为“戃怳”,形容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起身仰望高悬的明星,决定驾车离开东阡道,去游览山水之间。这里的山水游览并非真实的旅行,而是借景抒发内心的苦闷和伤感,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境。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深知朋友不喜欢喝浊酒,因此相约一起品尝清泉,象征着纯洁和真挚的友谊。

整首诗以离别和友谊为主题,通过描绘内心的思念和游览山水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愁苦之情。同时,诗人对友谊的真挚情感和对朋友的了解也在诗中得到展现,给人以温暖和敦厚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相与山水明星起视知子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