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摩挲紫盖峰头石。

上瞰苍_立。

玉盘摇动半_花。

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盈盈相望无由摘。

惆怅归来屐。

而今仙迹杳难寻。

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作者简介(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虞美人

诗词:《虞美人》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摩挲紫盖峰头石。

上瞰苍_立。

玉盘摇动半_花。

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盈盈相望无由摘。

惆怅归来屐。

而今仙迹杳难寻。

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中文译文:

轻抚紫盖峰顶的石头。

从上往下看,苍翠耸立。

玉盘摇动,半掩花朵。

花树稀疏,一半被白云遮蔽。

盈盈而望,却无法摘取。

心中感到惆怅,回来时仅穿着屐。

如今仙境的痕迹已经难以寻觅。

那一天在青楼曾经见过,像花一样美丽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以及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仙境之憧憬的思考。

诗中以摩挲紫盖峰顶的石头为引子,营造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以一种高瞻远瞩的视角,俯瞰苍翠的山峰,观察玉盘上摇曳的花朵。花树稀疏,被白云遮蔽,给人以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诗人望着这美景,却无法触摸到,表达了一种渴望与遥不可及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带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感到惆怅,归来时只能穿着简朴的屐,这或许是在暗示自己的失意和迷茫。他感慨道,如今仙境的痕迹已经难以寻觅,曾经在青楼中见过美丽如花的人,如今却无法再遇到。这里的仙境和美丽的人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美好人事的向往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姜夔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玉盘白云相望惆怅摇动无由青楼扶疏花树难寻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