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祁山赭如天,迩来祁山翠如碧。
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气魄。
君不见癸丑诸贤奉亲策,武成殿前天咫尺。
太微星动豹尾班,祁山人作龙头客。
所以天留老子山之侧,为守云烟护山碧。
山转碧兮人转奇,未许右科专此席。
前头更有文状元,努力风鹏九霄翮。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题义约
《题义约》
向来祁山赭如天,
迩来祁山翠如碧。
祁山草木皆精神,
祁山人材方气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方岳所作,描述了祁山的美丽景色和其所孕育之人才的壮丽气魄。诗人以色彩和自然景观描绘了祁山的变化,以及山中草木的生机勃勃。祁山人才辈出,具备雄厚的气概和宏伟的志向。
诗中提到癸丑年(宋神宗宝祐二年,约公元1250年)的诸贤奉亲策,指的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才在武成殿前献策,他们距离祁山如此之近,仿佛相隔天咫尺。这里描写了祁山人才的杰出表现,以及他们在政治和决策层面的重要地位。
诗中出现了太微星动豹尾班的描写,表达了祁山人的卓越才华和能力。诗人将祁山人才比喻为龙头客,象征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引领地位。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天将老子山保留在祁山的侧边,以保护云烟和山川的美丽。这里抒发了诗人对祁山的热爱和对其守护的意愿。
最后两句提到了还有更多文状元(科举中的第一名),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鼓励。他鼓励人们要努力,像风鹏一样翱翔于九霄之上,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描绘祁山的美景和赞美山中的人才,展示了作者对祁山的热爱和对人才的崇敬。诗中蕴含着向往、壮志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祁山及其人才的赞美和祝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