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杨固店
《杨固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旅途中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栈梨叶变红,隔壁家闻衣声。夜来曾有梦,滴泪因思乡情。洛水行将尽,缑山朦胧远。长安距此千里,何事消息稀有。
诗意:
《杨固店》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客栈、梨叶、隔壁邻家的捣衣声、夜晚的梦境等形象来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和寂寞的情感。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诗人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
赏析:
1. 离愁别绪:诗人以“客栈梨叶赤”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梨叶变红可能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别离的寓意。邻家闻到的“捣衣声”也强化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继续,与诗人的离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思乡之情:诗人在“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浓厚思念。梦境中的情节可能与故乡有关,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令他不禁留下了眼泪。这种思乡之情在离别的环境中更加强烈。
3. 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中提到了“洛水”和“缑山”,这两个地名具有地理特征,洛水可能指的是洛阳的水,缑山可能是旅途中的一个地标。通过这些地名的描写,诗人增强了离别的感觉,同时也抒发了对旅途的感慨。
4. 时空距离:最后两句“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中,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因为种种原因,音信却显得稀少。这也暗示了即便距离不远,但情感和信息的传递仍然不易,增加了离别的苦楚。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示了唐代诗歌的情感魅力和意境构建的精妙技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