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引字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

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作者简介(元晟)

元晟,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玄宗天宝中师事萧颖士,曾应进士试。十三载(754)在长安,与刘太真等12人同送萧颖士赴河南参军任。后隐居杭州于潜县潜山。事迹散见皇甫冉《送元晟归潜山所居》、《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其诗1首。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引字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引字》是唐代元晟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萧颖士赴东府任职,并得到引字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见到夫子的德行,谁能说他的学问不深。他的境界高深莫测,他的言辞意味深长。他常常在喧嚣中保持平静,作为官员他的心思也隐秘。还有那嵩少山峰,东南方向是它的引领。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萧颖士的赞赏和对他的期望。作者认为萧颖士具有德行高尚的品质,他的学问渊博,言辞深邃。萧颖士在喧嚣的环境中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作为官员他也能保持隐秘的心思。诗中还提到了嵩少山峰,将其比喻为引领萧颖士前进的方向。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萧颖士的赞美和祝福,展示了唐代士人对德行和学问的追求。同时,通过描绘嵩少山峰的景象,诗词也传递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卓越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可相近吾见更有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