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 十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拟咏怀诗 十

《拟咏怀诗 十》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中文译文:

悲伤的歌声渡过燕水,

抚平忧愁,离开阳关。

李陵从此远去,

荆卿再也不能归来。

故人的形影渐渐消失,

音信都已断绝。

遥望塞北的云,

令人思念边关的雪。

游子在河梁上徘徊,

应该怀念苏武的离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北朝时期庾信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悲伤的歌声渡过燕水,象征着他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他渡过阳关,离开了家乡,而李陵和荆卿也都远离了故乡,再也不能回来。诗中的故人形影渐渐消失,音信断绝,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愈发深切。

诗人遥望塞北的云,联想到关山上的雪,表达了他对边关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将自己比作游子,在河梁上徘徊,应该怀念苏武的离别。这里提到苏武,是指苏武被贬至北方异族地区,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忍受严寒,表现出忠诚和坚韧的精神。

整首诗以离别和思念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边关的景色和游子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眷恋,同时也抒发了对苏武这样忠诚精神的崇敬。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南北朝时期人们流离失所、离散的心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咏怀诗 十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俱绝游子形影悲歌弭节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