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

水漫秦淮旧钓矶,一竿每与俗情违。

垂垂密柳莺啼早,寂寂重扉客到稀。

绿暗桑林蚕叶老,青连药圃兔苗肥。

焚香欲就蒲团坐,钟磬沉沉隔翠微。

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

《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是明代张正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

水漫秦淮旧钓矶,

一竿每与俗情违。

垂垂密柳莺啼早,

寂寂重扉客到稀。

绿暗桑林蚕叶老,

青连药圃兔苗肥。

焚香欲就蒲团坐,

钟磬沉沉隔翠微。

译文:

春天傍晚时分,我在淮河边漫步,思绪如泉水般涌动,对怀恩公充满思念之情。

水流泛滥,淹没了旧时的钓矶,

我每次垂钓,总是与世俗的情感相背离。

细垂的柳枝低垂,黄鹂鸟早早地鸣叫,

门扉静悄悄地重重关闭,很少有客人来访。

绿草渐暗,桑树林里的桑叶老去,

青色连绵的药圃中,兔子苗茁壮成长。

我点燃香烛,欲坐在蒲团上,

但是钟磬的声音沉沉地传来,将我与翠微相隔。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场景,作者在淮河边散步时的思绪和情感。诗人首先描述了水流泛滥,淹没了过去钓鱼的地方,暗示着时光的推移和变迁。他在垂钓时总是与世俗的情感相背离,表达了自己与常规社会规范的格格不入。

接着,诗人描绘了细垂的柳枝和早鸟的鸣叫,以及门扉的沉寂和少有的客人,营造出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桑树林里的桑叶逐渐凋零,药圃中的兔苗却茁壮成长,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

最后两句诗,诗人点燃香烛,欲坐在蒲团上,意图静心冥想。然而,钟磬的声音隔着翠微传来,给他带来阻隔和干扰。这种隔绝的感觉,既是外界环境的限制,也可以理解为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离。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内心情感的思索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阻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暮淮上遣兴有怀恩公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翠微焚香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