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仍然尊重九月九日,

这份情感如何能够忘怀。

菊花驱散恶酒的气味,

汤饼和茱萸香气迷人。

云纷纷授予衣袍的准许,

风吹拂宇宙的清凉。

主人们的欢快情绪溢满,

林间景色显得微茫。

清丽的敲砧声鸣响于晚间,

东西归巢的鸟儿飞翔。

滞留的心情因离别而忧伤,

日夜醉心于秋云的光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参加九月九日的聚会活动,表达了作者对风俗习惯的推崇和珍视。作者通过描写菊花的香气、汤饼和茱萸的美味,以及室内凉爽的感觉,展示了九月九日的愉快和喜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别离的感叹和对秋天美丽景色的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九月九日的氛围和景象。通过特定的风俗习惯描写,作者创造出了一个层次丰富的场景,展现了对传统风俗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和情感变化的抒发,使整首诗更具有生动感和感情共鸣。作者的情感体验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离别的伤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菊花为别此情主人微茫欢意风俗清切衣假晚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