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

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

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作者简介(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

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

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权德舆送别校书兄弟归江南的作品。诗人与兄弟分别时泪别,天涯中指向故乡。断续的云朵没有固定的位置,归途中的候鸟无法成群飞行。草原和村庄人烟稀少,旅途上的风浪和水路漫长。上虞与渤澥相邻,东楚与潇湘相隔。古代戍楼传递阴热的火光,清晨的寒芜带着霜气。海门潮水涨满,岸边的芦苇苍苍。京城的辇车告别了华丽的宫阙,衡山方向让人回忆起故乡的草堂。我知道你开始隐居安宁,仍然保留着旧时的衣裳。

赏析: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分别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地名描写,通过云、雁、草莽、风波、水驿等形象,表现了旅途漫长而辛苦,人烟稀少的荒凉之感。同时,通过上虞、渤澥、东楚、潇湘等地名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古代戍楼传递火光和清晨带霜的景象,以及海门潮水涨满、沙岸上苍苍的荻芦,这些景物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始终保持隐居和保留旧时风貌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兄弟的关心和期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地名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感伤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乡人烟不成兄弟风波潇湘草莽殊方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