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疑者

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闲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示疑者

《示疑者》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并反映了他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束缚的追求。

诗词中提到了天、摩勒果、佛、钵昙花、万缘、空劫、举世、海沙、除幻、白骨观、修真、紫河车等词语,这些词语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见已如摩勒果,

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

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

修真闲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

无尽光中是我家。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疑问和思考。诗词开篇以天作为背景,以摩勒果来象征人们对于天的怀疑和追问。接着提到佛和钵昙花,暗示了寻求智慧和解脱的追求。诗词中用“万缘毕竟归空劫”来表达一切事物最终都回归虚空的命运,世间万物皆是幻象,没有真实存在的永恒。而“举世徒劳算海沙”则表达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无尽算计和辛勤劳作都是徒劳无功的。

诗词中提到了除幻和白骨观,表达了作者已经超越了幻象和表象,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和真实。修真和紫河车则象征着修行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作者超越尘世的追求。最后两句“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找到了归宿和归属感,认为真理存在于无尽的光明之中,并属于每个追求者。

整首诗词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疑问和思考,以及对于真理和超越的追求。诗词的意境深远,引人深思,并鼓励人们超越表象和幻象,追寻内心的真实和智慧,以实现心灵的解脱和归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示疑者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时人无尽举世徒劳万缘昙花海沙紫河车空劫白骨观欲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