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久雨得晴唯恐迟,既晴求雨来何时。

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为裳衣。

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与泥。

丈夫强健四方走,妇女龌龊将安归。

塌然四壁倚机杼,收拾遗粒吹糠粞。

东邻十日营一炊,西邻谁使救汝饥。

海边唯有盐不旱,卖盐连坐收婴儿。

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妇。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这首诗词是宋代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雨得晴唯恐迟,

长时间的雨终于放晴,却担心太晚,

既晴求雨来何时。

一方面期待着下一场雨的到来。

今年舟楫委平地,

今年的船只停在了平地上,

去年蓑笠为裳衣。

去年的蓑衣变成了外衣。

不知天公谁怨怒,

不知道上天为何发怒,

弃置下土尘与泥。

抛弃了大地上的尘土和泥土。

丈夫强健四方走,

丈夫们健壮地四处奔波,

妇女龌龊将安归。

妇女们却身陷困境。

塌然四壁倚机杼,

四壁倒塌,只能依靠纺织机,

收拾遗粒吹糠粞。

清理剩余的粮食渣滓。

东邻十日营一炊,

东边邻居十天才能做一顿饭,

西邻谁使救汝饥。

西边的邻居谁能帮助你免于饥饿。

海边唯有盐不旱,

海边只有盐不会缺水,

卖盐连坐收婴儿。

卖盐的人甚至能收养婴儿。

传闻四方同此苦,

传闻四方都有同样的痛苦,

不关东海诛孝妇。

这并不是东海在惩罚孝妇。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农村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诗中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对干旱的担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在贫困环境下的辛酸和无奈。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呼吁关注社会不公,让人们思考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弃置四方丈夫平地龌龊天公裳衣妇女强健唯恐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