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

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彩丝。

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作者简介(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忆长安,五月时,

君王避暑华池。

进膳甘瓜朱李,

续命芳兰彩丝。

竞处高明台榭,

槐阴柳色通逵。

中文译文:

回忆起唐朝时的长安城,

五月的时候,

君王们前往华池避暑。

进献的餐食有甜美的瓜果和红艳的李子,

延年益寿的神奇植物如香兰和彩丝花。

各个宫阙争相建造高明的台榭,

槐树的阴影和垂柳的翠绿相接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长安城五月时的景象,通过描述君王避暑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城市的繁华盛景和宫廷生活的奢华。诗中的华池是当时长安城的一个避暑胜地,君王们在这里度过夏季,享受美食和美景。餐食中的甘瓜和朱李都是夏季常见的水果,芳兰和彩丝则是象征吉祥和幸福长寿的花卉。

诗中还描绘了华池中高明的台榭,以及长安城中的槐树和垂柳。台榭作为宫廷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帝王的尊贵地位。槐树和垂柳则是长安城的常见景物,它们为城市增添了一片浓郁的绿色和清凉的阴影。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调和明亮的色彩描绘了长安城五月时的喜庆氛围和宫廷的繁华景象,展示了唐代盛世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安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柳色君王避暑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