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垣衣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作者简介(李益)

李益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赋得垣衣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中文译文:

茫茫的雾气弥漫着,为了你在垣墙上的衣裳。

在皇宫下的草地上,应该嘲笑这个生命的无常。

掩埋浓密的青春已经过去,苍茫的白露稀少。

它仍然胜过水中的飘萍,漂泊流浪而不相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的情境,以表达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雾气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诗人将自己比作垣墙上的衣裳,暗示自己的孤独和渺小。在皇宫下的草地上,诗人感到生命的虚无和荒谬,认为既然生命是如此短暂和无常,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青春的美好已经被时间掩埋,苍茫的白露稀少,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青春的逝去。诗人将自己比作飘萍,表示自己漂泊无依,与外界不相连,寓意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抱怨。整首诗以简约而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困惑和无助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苍茫青春上衣霏霏相依流浪君垣掩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