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

再入蓬邱席未暖,飘飘又建隼旟行。

交朋莫惜河梁别,乡曲初期书锦荣。

竹箭波声随一棹,斧柯山色对双旌。

子牟江海心应在,频上高楼望帝京。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入蓬邱席未暖,

再次回到蓬莱山上,席子还未温暖,

飘飘又建隼旟行。

蓬莱山上的隼旗又立起来飘扬。

交朋莫惜河梁别,

与朋友相交不必在河梁上分别,

乡曲初期书锦荣。

回到故乡,初步成就写作才华。

竹箭波声随一棹,

竹箭随着船桨划动,波浪声伴随着,

斧柯山色对双旌。

砍伐竹柯的山峦映照着双旌(军旗)。

子牟江海心应在,

子牟江海的心应该在这里,

频上高楼望帝京。

频繁地登高楼望着帝京(指朝廷)。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杨亿的归乡之行和创作心境。诗人再次回到蓬莱山上,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席子还未温暖就得再次离开。他再次挥舞隼旗,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努力。诗人提醒朋友们不必在河梁上分别,意味着友情应该长久,不受时空的限制。回到故乡,诗人初步成就了自己的写作才华,这让他感到自豪和兴奋。他描绘了竹箭随着船桨划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奋发向前的劲头。斧柯山色对双旌,展示了诗人对山川景色的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帝京的向往,希望能频繁登高楼,凝视朝廷的辉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归乡、友情、创作以及对名山大川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才情横溢。它以婉约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朝廷的眷恋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词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以一种豪情激昂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高楼飘飘乡曲波声双旌再入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