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洛中高士日沉冥,手自灌园方带经。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鹖冠葛屦无名位,博弈赋诗聊遣意。

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钟太尉。

东篱二月种兰荪,穷巷人稀鸟雀喧。

闻道郎官问生事,肯令鬓发老柴门。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洛中高士日沉冥,

手自灌园方带经。

王湛床头见周易,

长康传里好丹青。

鹖冠葛屦无名位,

博弈赋诗聊遣意。

清言只到卫家儿,

用笔能夸钟太尉。

东篱二月种兰荪,

穷巷人稀鸟雀喧。

闻道郎官问生事,

肯令鬓发老柴门。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李颀写给张员外的答诗。诗人自称洛中高士,每日专注于灌溉园林,同时也修读佛经。他与王湛相识后,发现王湛的床头摆放着《周易》经书,而王湛则传授给他绘画的技艺。诗人没使用礼乐之名而能在贵族间获得意气交融的友谊。尽管诗人的冠冕已不乐意以高位示人,然而他在葛鞋布履之间随心所欲地与朋友下棋和作诗,以此消磨闲暇时光。他的清言只传到卫家的孩子,却用笔才华称赞钟太尉(时任地方官员),表明他不追求名利,只顾真诚表达自己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诗人的官运已到头,也不愿去奔波劳碌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颀愉悦的心情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诗人以自己种花种草、修读经书、与友人下棋作诗为乐的简朴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超越权势和虚荣的追求。诗人同时表达了对朴实生活、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追求官位的不屑和对俗世的疏离。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离开俗务、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李颀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推崇和对纯粹友谊的追求,同时又展现了对世俗虚荣和名利的冷漠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赋诗丹青床头鹖冠园方无名位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