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

吾慕严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听有道举,安得从郭泰。

耻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三贤甘寂寞,举世惜机会。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尘盖。

洗耳颍阳水,要使闻清籁。

纷纷难与言,简篇犹可赖。

作者简介(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

《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是宋代李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敬佩严子陵,自己务农事外。

不听取有道之言,怎能追随郭泰。

耻于因为五斗粟而束缚自己,陶令(指陶渊明)腰间束着的带子。

三位贤人甘愿寂寞,全世界却珍惜机会。

我的内心本来就是通明的,不愿让客观的尘埃掩盖它。

我要用颍阳的水洗净耳朵,让它能听到清脆的音乐。

纷纷复杂的事物难以言表,但简单的诗篇仍然令人赞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的敬佩和对自身追求的态度。作者崇尚自力更生、勤劳务农的精神,不愿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迷惑,而是希望追随有道之人,寻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作者深感耻辱于被物质财富束缚,因此崇尚陶渊明的简朴生活方式。他也赞美三位贤人的坚守和寂寞,认为他们能够看透世俗的机会,保持内心的清明和通达。最后,作者希望通过洗耳听清音乐的比喻,净化自己的心灵,超脱尘世之累,以简洁的诗篇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作者借严子陵、郭泰、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自己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心自由的理想。通过对三位贤人的赞美,强调了寂寞与机会之间的选择,以及内心清明与外界诱惑之间的冲突。最后,作者以洗耳听清音乐的意象,表达了净化内心、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整首诗词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躬耕安得犹可寂寞举世五斗束带通明机会心本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