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少府归寿春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作者简介(韩翃)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送南少府归寿春

诗词:《送南少府归寿春》,朝代:唐代,作者:韩翃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中文译文:

大家说寿春很远,但我提早在秋天来到这里。

我是一个孤客,坐在小船上,众多学生们戴着高帽子。

淮河的风吹起了竹制的席子,楚雨移动了茶炉。

如果你在八公山上,写了首诗和我报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韩翃为了送别南少府离开寿春而作。诗中通过描绘旅途情景和表达对南少府的思念,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和情意。

整首诗扣住离别之情,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坐在小船上的孤独形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诗人以淮河风和楚雨来凸显南少府离开的时节,以及旅途中的独特景色和气息。

最后两句“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表达了诗人希望南少府能够在离别后的旅途中,也能回报自己一首诗。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南少府的崇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通过简单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出了友情的真挚与离别的忧伤,读来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孤客诸生相报小翼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