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晋阳宫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作者简介(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过晋阳宫

《过晋阳宫》是李隆基所作的一首诗,描述了作者缅怀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岁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担忧。

诗词整体情感哀怀而辞章华丽,字句严谨工整。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忆起封唐时期,感觉确实是建国初期。

俯观这片晋阳野景,仰望那参虚山峦。

那里的水源龙在涌动,城市像凤凰在翱翔。

林木池塘仍然富饶,台榭依然是古人的居所。

政权是否安稳,时运是否顺应命运的预兆。

顾虑着接替者是否可靠,担忧着未来的改革是否能成功。

岂止是辛勤努力的轨迹,所期待的是国家发展的战车。

与黎民深入交谈,亲自巡视慰问那些人民。

永远要谈论着成功,歌颂着德行临近高康街。

长久以来心怀理政之日,叹息着自己负责的宫廷角落。

艰难时刻不能忘记,愿意离去却犹豫不决。

诗意与赏析:

《过晋阳宫》这首诗词是唐代李隆基(唐明皇)写于他担任皇帝的时期。诗词前两句描述了他对唐初国家建立和太宗盛世时期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他对当时国家政局和前途的观察和思考。他在思考继承者的能力和未来改革的成败,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节表达了他寻求和民众交流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取得成功和赢得人民的赞誉。

最后几句中,他忧思自己负责的政治角落,表示了自己对国家伟业的责任和对困难的思考。

整首诗既展现了李隆基对盛唐时期的向往和怀念,又透露出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思考着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如何应对挑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井邑城池旧居仰观缅想俯察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