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岩老住天宁寺

道人兀坐云岩山,云岩之云是知己。

风嘘岫吸漫不知,道人之心亦如此。

从地涌出焕金碧,信手拈来自奇伟。

门施铁限十五年,一旦刺头闹篮里。

天宁古刹中阛阓,学子游人万其趾。

世将喧静计今昔,不信道人心似水。

方圆随器我何与,乘流即行坎当止。

十字街头钟鼓鸣,八千偈成一弹指。

今秋客公我得闲,井甘不竭囊无底。

清谭要洗三载尘,肯学玉川劳送米。

送云岩老住天宁寺

《送云岩老住天宁寺》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人独坐云岩山,

云岩之云是知己。

风吹山峰云雾弥漫,我心亦如此。

从大地涌出金碧之光,

信手轻拈自然奇异。

大门上刻铁制限制,

十五年如一瞬间。

天宁古刹中繁华热闹,

学子和游人络绎不绝。

世间喧嚣与宁静如今相比,

难以相信道人心境如水。

天地方圆随着天时地利,

我只顺应流动,顺应坎止。

十字街头钟鼓声响起,

八千偈颂如一瞬间。

今年秋天,我作为客人得到闲暇,

井水甘甜不竭,囊中却没有底。

清谭需要洗涤三载尘埃,

愿学习玉川的劳动,给您送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道人独坐云岩山的情景,云岩山的云雾被诗人视为知己,它们相互呼应。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他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奇异,以及人世间的喧嚣和繁华。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喧嚣的对比,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如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谭的赞美和愿意学习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云岩山、风、山峰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世间的喧嚣繁华作对比,以突出自己对宁静的追求。诗词中的意象生动且富有张力,通过对天地自然和人世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谭的赞美和愿意学习的态度。清谭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学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清谭一样,洗涤身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与人世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表达,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云岩老住天宁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知己道人刺头涌出兀坐金碧闹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