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上大尹十兄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

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

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江湖馀派少,鸿雁远声哀。

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

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

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

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

作者简介(卢纶)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书情上大尹十兄

《书情上大尹十兄》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紫陌绝纤埃,

油幢千骑来。

剖辞纷若雨,

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

群心本在台。

海鳞方泼剌,

云翼暂徘徊。

芳室芝兰茂,

春蹊桃李开。

江湖馀派少,

鸿雁远声哀。

命厌蓍龟诱,

年惊弟侄催。

磨铅惭砥砺,

挥策愧驽骀。

玉管能喧谷,

金炉可变灰。

应怜费思者,

衔泪亦衔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作者对时局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变革的观察和思考。

诗的开篇写道“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紫陌指的是紫色的大街,绝纤埃表示尘土不扬,油幢千骑来形容了一支庞大的队伍的到来。这里暗示着朝廷的权势和威严。

接下来的几句“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描述了官员们纷纷上表陈述政事,他们行动迅速如雨,声势浩大如雷,展现了当时政务繁忙的局面。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表达了圣明的德泽初次受到担忧,人心归附的本源在朝廷。诗中还描绘了海鳞泼剌、云翼徘徊的景象,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政局的动荡和不稳定。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繁荣景象的向往。然而,江湖派别减少,鸿雁的声音也变得悲哀遥远,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最后几句“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沉思和感慨。他感到厌倦了依靠占卜和算命的方式来预测命运,也感到年岁的飞逝以及家族的催促。他自责自己磨拙而不足以应对时局,愧疚自己无法挥动权柄来改变局势。最后两句表达了费尽心思的人们心怀忧愁,即使含泪也咬紧牙关坚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自身处境的忧虑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抒发情感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它既描绘了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能力的自责。这首诗词在形式上优美流畅,意境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徘徊油幢剖辞圣泽群心海鳞方泼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