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自怜幽会心期阻,复愧嘉招书信频。

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诗词中文译文:

回应王十八、李大见游山之邀

自我怜悯,我们的隐秘相会心意受阻,

再次感到惭愧,优雅的邀请书信频繁。

因为王事纠缠身心无法离去,

满山上的松树和雪都属于他人。

诗意:

这首诗是白居易回应王十八和李大见游山之邀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邀请未能成行的遗憾和愧疚之情。他称赞对方的邀请雅致,并表达了自己因被困于王事而无法前去的遗憾。他通过描绘山中的松树和雪归属于他人的景象,表达出自己不能亲身去观赏这美景的懊悔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对方的邀请为切入点,通过自我怜悯和自愧嘉招两个方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他用“心期阻”、“书信频”等词语表达了自身因困扰于王事而不能前去的苦闷感受。而“满山松雪属他人”这句诗则通过具象形象的描述,使人们感受到诗人对无法亲临美景的懊悔和遗憾之情。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无法前去的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自怜书信心期幽会牵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