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桥二首

泽国何村不著桥,中桥跬步即云霄。

青帘望市雷鸣腹,黄帽推船水没腰。

六月彤云摇旱火,一潮清浪卷晴飚。

平生未惯舟行陆,铁石心肠也合消。

作者简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中桥二首

《中桥二首》是岳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桥二首

泽国何村不著桥,

中桥跬步即云霄。

青帘望市雷鸣腹,

黄帽推船水没腰。

六月彤云摇旱火,

一潮清浪卷晴飚。

平生未惯舟行陆,

铁石心肠也合消。

译文:

哪个村庄不需要桥梁,

中桥一步踏上云霄。

透过青帘望市井,雷声隆隆,水浸过船帮。

六月红云摇曳干旱之火,

一股清浪卷起晴空旋风。

一生未曾乘舟过陆地,

坚硬的心也在这里消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桥梁的重要性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桥梁的赞美和对水上交通的向往。诗人开篇以反问的形式,强调桥梁在泽国的重要性,隐含着桥梁的普遍需求和对发展的渴望。

诗中的"中桥"象征着桥梁的中心地位,一步踏上云霄,形象地表达了桥梁的雄伟和高耸。通过青帘望市,可以听到雷声隆隆,水浸过船帮,这描绘了桥梁所带来的繁华和热闹场景,以及水上交通的繁忙景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六月的彤云摇曳干旱之火的描绘,暗示了桥梁对于交通的重要性,桥梁犹如一波波清浪卷起晴空旋风,展示了桥梁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最后两句"平生未曾乘舟过陆地,坚硬的心也在这里消融"表达了诗人对乘舟旅行的向往和对桥梁所带来的改变的感慨。诗人之前未曾有过舟行陆地的经历,但在桥梁的帮助下,他的心也变得柔软和开放。

《中桥二首》通过描绘桥梁的景象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桥梁的赞美和对水上交通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桥梁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桥梁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整首诗词结构紧凑,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桥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平生雷鸣云霄黄帽不著青帘跬步泽国合消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