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夜集耿拾遗宅

如何逋客会,忽在侍臣家。

新草犹停雪,寒梅未放花。

衔杯鸡欲唱,逗月雁应斜。

年齿俱憔悴,谁堪故国赊。

作者简介(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早春夜集耿拾遗宅

《早春夜集耿拾遗宅》是李端的唐代诗作。诗人描述了一个夜晚,逋客在耿拾遗的家中相聚。这是一个早春的夜晚,新生的草地上还残留着白雪,寒梅也尚未开放。大家端着酒杯,唱起了鸡鸣,引来了低飞的雁群。诗人们年事已高,尽显憔悴之态,他们谁能忍受故国逐渐衰败的状况呢?

译文:

如何逃避困境的人们相聚

突然来到耿拾遗的家中

新的草地上还停着雪

寒梅还未开花

举起酒杯,鸡开始唱

引来了低飞的雁阵

年龄已经老去,都显得憔悴

谁能忍受故国的衰败

这首诗以早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群逃难者在耿拾遗的宅子里相聚的情景。诗人使用了富有意象的描述,将大自然的景物与人们的心情相连,表达了对故国衰败的忧虑和无奈。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凝练地表现了逃难者的心理和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整首诗深情而悲怆,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国憔悴衔杯侍臣年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