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堂

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徙染指,曲车公子谩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宦途嚼蜡已多年。

真味堂

《真味堂》

问渠真味若为言,

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徙染指,

曲车公子谩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

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

宦途嚼蜡已多年。

中文译文:

问渠的味道即使言语不能形容,

也能让人心满意足。

即使鼋鼎大夫沾染上了家常菜,

曲车公子也只能羡慕流口水。

胸中已有五千卷书籍,

出使他乡时只带上了三两根琴弦。

这老人对美食的追求是如此之高,

在宦途上他已经嚼过蜡多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味道的追求和对宦途的反思为主题,表达了李之纯在官场中对真正的味道和满足的渴望。

诗中用问渠的方式来描述美食的难以言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种美味。真味指的是一种真正能够满足内心欲望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盐梅调料。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真实满足和享受的追求。

接着,诗中以鼋鼎大夫和曲车公子来对比,鼋鼎大夫是指高官显贵,曲车公子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子弟。鼋鼎大夫因为身份的限制,只能沾染上一些普通家常的菜肴,而曲车公子则有着更多的享受和追求。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宦途中对真正满足的渴望,以及身份地位所带来的限制和不完全。

然后,诗中描绘了作者胸中藏书五千卷,但在出使他乡时只携带了三两根琴弦。这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注重娱乐和享受,而对于学问和知识也有一定的追求。但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宦途中面对压力和限制时,对真正满足需求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诗中以嚼蜡多年来描述了作者在宦途中的经历和心境。嚼蜡表示作者在官场中的各种琐事和无法满足的苦闷,用以暗示作者对宦途中的无味和不满。整首诗通过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宦途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真正满足和幸福的追求,并对现实状态进行了批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真味堂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流涎公子已有不著自全染指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