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善寺

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题大善寺

《题大善寺》是一首宋代王之道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绒帽拖丝白云带雨,美玉梳嵌在水环山。五月时节黄梅飘过江村,十里茫茫处有炊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动人,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繁忙的场景。诗人所描述的大善寺,可能是一座寺庙,而诗词则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这个场景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类生活的体悟。首句"绒帽拖丝白云带雨"描绘了细密的白云缠绕着绒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接着,"美玉梳嵌在水环山"一句则通过比喻,将山水与美玉梳相联系,展示了山水的秀美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江村五月的景象,黄梅飘过,生动地描绘了五月黄梅花的盛开和飘落的情景。最后一句"十里茫茫处有炊烟"则展示了人烟稀少的乡村景象,以及人们生活的繁忙和安详。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呈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勤劳生活的场景。读者在赏析此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类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能够联想到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大善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