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

何处披襟风快哉,一亭临涧四门开。

金章紫绶辞腰去,白石清泉就眼来。

自得所宜还独乐,各行其志莫相咍。

禽鱼出得池笼后,纵有人呼可更回。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

诗词《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的中文译文如下:

何处披襟风快哉,

爽朗地披开衣襟,

一座亭子依傍着涧流,

四扇门户大敞开。

金章紫绶的官员已辞脱,

白色石头上的清泉流进眼帘。

舒心得意地享受所适,

各自追求理想,无需相互抱怨。

鱼禽从鱼池和鸟笼中得到解脱,

即使有人呼唤,也不愿回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涧亭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自在快乐的心境。亭子建在涧流旁边,四扇门户敞开,仿佛是迎接风云变幻的人物。官员们已经辞去了金章紫绶,脱下了官服,而他们的位置被清泉流入眼帘的白石所取代。作者觉得清泉和白石更加宜人和美丽。他们各自追求理想,不再互相咱喊。无论是鱼还是鸟都已经获得了自由,纵然有人呼唤它们,它们也不愿返回。整首诗流露出作者世俗斗争的感慨和对自然自在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追求理想的赞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石清泉自得快哉独乐四门池笼相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