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一作塞下曲)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

雪晴回探骑,月落控鸣弦。

永定山河誓,南归改汉年。

作者简介(张乔)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塞上(一作塞下曲)

诗词《塞上(一作塞下曲)》描写了在辽水边上勒兵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风急卷旌旃、绝塞寒无树、平沙势尽天等景象,展现了塞上的广袤辽阔和充满荒凉的环境。随着雪晴和月落,诗中又加入了回探骑和控鸣弦的形象,与刚刚描绘的军队形成对比,体现了坚定而勇敢的精神。最后,诗人表示要永远捍卫山河,改变汉年,寄托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家园的热爱。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上勒兵的场景,展现了辽阔广袤的塞外风光和坚定勇敢的精神。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壮丽事业的决心。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军国情怀和自豪感,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中文译文:

勒兵边辽水,

风急卷旌旃。

寒塞树不生,

平沙直至天。

雪晴回探骑,

月落控鸣弦。

永定山河誓,

南归改汉年。

赏析:

《塞上(一作塞下曲)》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境的军事景象,通过色彩饱满的词语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漠辽阔的壮丽景象和军人的英勇精神。诗中运用了寒冷孤寂的自然景观来强调大漠无人的辽阔和荒凉,突出了军队的英姿和威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壮丽的山河和民族精神的坚守,并表达了壮志凌云、报效国家的决心。整首诗简练而有力,语言生动,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绝塞旌旃急卷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