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引

少年宫女那曾愁,相送琵琶学泪流。

姊妹大来闲话旧,才人多少怨箜篌。

明妃塞上已青冢,我辈宫中也白头。

汉宫引

诗词:《汉宫引》

朝代:明代

作者:雷思霈

少年宫女那曾愁,

相送琵琶学泪流。

姊妹大来闲话旧,

才人多少怨箜篌。

明妃塞上已青冢,

我辈宫中也白头。

中文译文:

年轻的宫女何曾忧愁,

弹奏琵琶时学会了流泪。

姊妹们聚在一起闲谈旧事,

宫廷中的才女们有多少怨恨箜篌。

明妃已经长眠在边塞的青冢,

我们这些宫中的人也已白发苍苍。

诗意和赏析:

《汉宫引》是明代诗人雷思霈的作品,通过描写汉宫中的宫女和才女的遭遇,表达了对逝去的辉煌和苦难的思考。

诗中第一、二句表达了少年宫女弹奏琵琶学会流泪的心情,暗示了她们在宫廷中的悲苦遭遇。宫女们年轻美丽,却被迫离乡背井,进入宫廷,承受着种种压力和命运的束缚。琵琶作为古代文人雅士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常被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里琵琶学会流泪,象征了少女们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第三、四句则以姊妹间的闲谈为切入点,揭示了才人们的怨恨和苦楚。宫中的才女们才情出众,但由于宫廷的权谋和尔虞我诈,她们无法自由发挥才华,只能将怨恨化作箜篌的声音。箜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被用来表达忧伤和无奈。

最后两句点出了明妃已逝,宫中人也已年华老去的事实。明妃指的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显赫的妃子或皇后,她在边塞的青冢长眠,象征了逝去的辉煌和荣耀。而"我辈宫中也白头"这句则暗示了宫中人的苍老和无望,他们虽然身居宫廷,却难逃岁月的无情侵袭。

整首诗以宫中女子的视角,通过琵琶和箜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无奈。深情的描写和悲凉的氛围使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感慨,展现出明代宫廷生活中的辛酸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汉宫引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头少年相送我辈箜篌宫女闲话姊妹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