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二年海角寄东城,岁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远,旧时风月为谁清。

一廛受地今难继,三径怀归久欲耕。

何日山林有茅屋,百年无复问功名。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年海角寄东城,

岁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远,

旧时风月为谁清。

一廛受地今难继,

三径怀归久欲耕。

何日山林有茅屋,

百年无复问功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张耒离开海边的家乡,寄居在东城的心情。他感叹离开的路途遥远,怀念过去的山川景色和美好的时光。他希望能够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离开家乡的心情,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希望能够在山林间建造一间茅屋,过上宁静朴素的生活,不再被功名所困扰。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疲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山川功名有情风月三径海角茅屋山林怀归移居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