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预政公槐亚,谈经帝席陈。

俭恭齐国相,清净汉廷人。

去梦尝为蝶,遗文不解麟。

一闻车马幸,丰赐及孤臣。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预政公槐亚,

谈经帝席陈。

俭恭齐国相,

清净汉廷人。

去梦尝为蝶,

遗文不解麟。

一闻车马幸,

丰赐及孤臣。

中文译文:

预政公槐亚,

在帝席上陈述经书。

俭朴恭敬,成为国家的贤相,

清廉正直,属于汉朝的廷臣。

离开梦境曾变成蝴蝶,

留下的文献却无法解读成麟凤。

一旦听闻车马的喜讯,

丰厚的赏赐也及时赐予孤臣。

诗意:

此诗写文丁右丞辞别官位的场景。文丁右丞是官员的名字,他在帝王面前谈论经书,举止俭朴恭敬,成为国家的贤相,为汉廷的清廉之人。诗中提到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变成了蝴蝶,而他所留下的文献却无人能够解读成为麟凤之文。然而,一旦听到车马的喜讯,帝王便会丰厚地赏赐给他这个孤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文丁右丞离职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文丁右丞的品行和为官之道,展现了他的清廉、谦恭和学识。诗中的槐亚,指的是文丁右丞的官名,以及他在帝王面前陈述经书的场景。文丁右丞的贤能和清廉引起了皇帝的赏识,车马幸喜讯的到来象征着皇帝的宠爱和赏赐。整首诗以铺陈句式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对皇帝的忠诚。同时,通过描写文丁右丞的梦境和遗文不解麟的情节,也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境遇的思考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意并茂,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官场的一些特点和人物的命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清净孤臣遗文汉廷帝席俭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