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口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

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

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

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

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

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

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

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夜泊牛口

《夜泊牛口》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泊牛口渚,

在夜晚停泊在牛口渚,

行过石壁尽,

经过了石壁的尽头。

野老三四家,

荒野中有三四户老人。

寒灯照疏树,

寒冷的油灯照耀着稀疏的树木。

见我各无言,

看见我他们都无话可说,

倚石但箕踞,

只能依靠石头坐下。

水寒双胫长,

水很冷,双腿变得很长。

坏裤不蔽股,

破烂的裤子无法遮盖大腿。

日莫江上归,

日落时不要回到江上。

潜鱼远难捕,

深潜的鱼儿很难捕捉到。

稻饭不满盂,

稻谷的饭菜不能填满碗。

饥卧冷彻曙,

饥饿地躺着,寒冷直透黎明。

安知城市欢,

他们怎么知道城市的繁华欢乐,

守此田野趣,

只守着这片田野的趣味。

只应长冻饥,

他们应该长期忍受寒冷和饥饿,

寒暑不能苦。

寒冷和酷热对他们来说并不痛苦。

这首诗词以具体的场景描写了一幅农村夜晚的生活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停泊在牛口渚的情景,展现了农村的质朴和寂静。诗中的野老和贫困的生活状态与城市的繁华欢乐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农民的艰辛和坚守。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同情。整首诗以质朴、深沉的笔触揭示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下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让人对农民的勤劳和坚毅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夜泊牛口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无言石壁寒灯水寒箕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