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

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诗词:《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

初登张公门,

公子始冠帻。

於今见公子,

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

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

侃侃有公德。

忆公营濑乡,

许我归作客。

我归公既逝,

惆怅难再得。

得子如得公,

交怀我忻戚。

漂摇将安往,

税驾止一昔。

寤言且勿寐,

庶以永今夕。

何时复能还,

裹饭冶城宅。

中文译文:

初次登上张公的门槛,

公子刚刚戴上冠帻。

至今依然见到公子,

我们的鬓发都已变白。

在山林中坐着交谈笑语,

宛如我就在公子身旁。

不仅外貌相似,

言谈举止都有公子的品德。

记得公子经营濑乡,

邀请我归去作客。

我离开公子已经过去,

心中感到惆怅,难以再得见。

得到公子就像得到了父亲,

内心充满喜悦和悲戚。

漂泊将要去何处,

征途只停留了短暂的时光。

醒来说话,不要再入眠,

愿能永远珍藏今夜。

何时才能再次归来,

把饭菜裹起,冶城宅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所作,描述了他初次登门拜访张公子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和离别之感。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公子的相见之喜,以及对公子品德和亲切待人的赞扬。作者回忆起公子曾经邀请他去作客,但如今公子已经离去,使得作者感到惆怅和难以再得相见之情。作者将得到公子比作得到父亲一样珍贵,充满喜悦和悲戚之情。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归来的期盼,希望能再次回到公子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描写公子的品德和待人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和情感的真挚。整首诗以一种略带忧伤的情绪贯穿,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归来的希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山林公子始冠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