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禅僧院

栖禅枝畔数花新,飞作琉璃池上尘。

谷鸟自啼猿自叫,不能愁得定中人。

作者简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题禅僧院

《题禅僧院》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栖息在禅枝上的几朵新鲜花朵,飞舞成琉璃池上的尘土。山谷中的鸟儿自由地啼鸣,猿猴自然地呼叫,无法使内心愁闷的人平静下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禅院中的宁静景象和内心的愁闷无法平复的状态。诗中的禅枝、花朵、琉璃池等都是禅院中的景物,象征着宁静和纯净。然而,尽管周围环境十分宁静,诗人却感到内心无法平静,无法摆脱忧愁的困扰。禅院中的动物鸟儿和猿猴自然地行动,与内心的愁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题禅僧院》通过描绘禅院中的景物和动物的自然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法平息的忧愁。禅枝上的新花和琉璃池上的尘土形成了动态的对比,突出了心灵的不安定。禅院中的鸟儿自由地啼叫,猿猴自然地呼叫,与内心的困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通过这种写景与写情的结合,诗人展示了心灵的纷扰和无法获得平静的状态。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无法摆脱的困扰,与宁静的外在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也反映了禅宗修行的难度,即使身处宁静的禅院,也无法使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整首诗抓住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无法平息的忧愁,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境界和心灵的挣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能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