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恭顺皇后挽歌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

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作者简介(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赠恭顺皇后挽歌

赠恭顺皇后挽歌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

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译文:

送给恭顺皇后的挽歌

离开人世已经很久,悲哀和喜庆都消失了。

虽然分别了百两黄金,但我们终将归于九泉。

皇帝诏令使者送来金质灵柩,仙人送来玉制丧衣。

即使是在空山中,也无法相随,宁愿效法湘妃。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冉写给唐朝的恭顺皇后的挽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皇后的深深怀念和追思之情。

诗的前两句“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意味着皇后已经去世很久,悲伤和喜庆的事情都已经消失。接下来的两句“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表达了虽然在世时拥有了许多荣华富贵,但最终我们都将归于坟墓。

接着诗中描述了皇帝下诏令使者送来黄金灵柩和仙人送来玉制丧衣的情景,这表明皇后享有至高的待遇。然而,最后两句“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暗示了皇后已经归于九泉,但她宁愿效法湘妃选择在山上孤独地倚靠,不与皇帝相随。

整首诗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了对恭顺皇后的哀思和对世事的无奈。通过描绘境况和呈现情感,抒发了对逝去皇后的深深怀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九泉空山湘妃哀荣神人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