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六首

绝壁跨城楼,连天海气浮。

长空去鸟尽,落日断云留。

鼓角深秋壮,山河薄暮愁。

劳生知底所,倚杖寄沧洲。

作者简介(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秋日杂咏六首

《秋日杂咏六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绝壁跨城楼,

连天海气浮。

长空去鸟尽,

落日断云留。

鼓角深秋壮,

山河薄暮愁。

劳生知底所,

倚杖寄沧洲。

中文译文:

一座高峻的城楼横跨在陡峭的绝壁上,

海气弥漫,连绵不断地升腾。

长空中的候鸟已飞往远方,没有一只留下,

夕阳把云彩切断,余晖依然停留。

鼓声和号角在深秋的天空中回响,

山河在黄昏时分显得薄弱而忧愁。

勤劳的人们知道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们倚着拐杖,寄托着遥远的理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景色的壮美和寂寥。诗人通过描写城楼横跨绝壁、海气弥漫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壮丽之美。长空中的候鸟已飞往远方,夕阳将云彩切断,留下一抹余晖,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则以深秋的鼓角声和号角声作为背景,描绘了山河在黄昏时分的薄弱和忧愁。诗人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者勤劳辛苦的敬意,他们对自己的立足之地有着深刻的认知,并倚着拐杖,将希望和理想寄托在遥远的未来。

整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思考。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劳动者的赞颂,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和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展现了韩元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日杂咏六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薄暮山河鼓角气浮断云城楼长空绝壁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