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郊外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

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寒食郊外

《寒食郊外》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下面给出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

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译文:

寒食时,我和族人相随来到石溪。

坟头上的花沾上了酒,林中的鸟儿学人啼哭。

清澈的水穿过茂密的菱藕,新的晨霞从迷雾中升起。

回首望那家乡,心中不胜伤感,家在西边的赤松树下。

诗意:

这首诗以寒食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写了雪后的景色和春光的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留恋之情。

赏析:

1. 诗人运用了寒食时节的元素来渲染诗中的情境,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2.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冢上花与颇多和鸟儿学人哭的形象,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 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4.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无法回头的离别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水相随寒食学人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