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

长因蕙草忆罗裙

绿腰沉水熏

阑干曲处人静

曾共倚黄昏

风有韵,月无痕

暗消魂

拟将幽恨

试写残花

寄与朝云

作者简介(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因蕙草忆罗裙,

绿腰沉水熏阑干。

曲处人静曾共倚,

黄昏风有韵,月无痕。

暗消魂拟将幽恨,

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蕙草和罗裙作为象征,描绘了过去的美好回忆。蕙草是一种芳香的植物,罗裙则代表着女性的美丽。诗人通过描述这些细节,勾起了他对过去爱情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诗中的绿腰、沉水、熏阑干等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他试图通过写下自己的幽恨和寄托于朝云,来减轻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朦胧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逝去爱情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朝云消魂残花沉水无痕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