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元素(并引)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答元素(并引)

诗词:《次韵答元素(并引)》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

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中文译文:

我曾经送给元素的《词》,说天涯远处的流落感同身受,

元素认为这是今天的先兆,同时悲叹当时六位朋友的生死。

六位朋友包括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以及元素和我。

不必担心春天结束时絮花随风飘散,只要高兴朱红的颊上有丹砂。

流落天涯之前就有预言,抚摩金狄(指北斗星)会有相会的时刻。

模糊不清的事物未必都是梦,只有真正明了才知道不会落空。

不要因为六位朋友的生死而悲伤,已经将地狱变成了天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回答元素的赠词时所作的回应。诗中描绘了身世流离、离散异乡的感受,并对六位朋友的生死表示悲伤。苏轼抒发了对于生活的不安和对友情的思念。

诗中以春天结束时絮花随风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的担忧,但他却能够从朱红的颊上的丹砂中找到一些喜悦。他认为流落天涯之前就有预兆,而且相信自己和元素最终会有相聚的时刻,这里以金狄(北斗星)来象征相会的希望。

在最后两句中,苏轼表达了对于现实和梦境的区别的思考。他说模糊不清的事物未必都是梦,只有真正明了才知道不会落空。这可以理解为他对于生活中种种困惑和不确定性的思考,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确信和不虚妄的信仰。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六位朋友生死的态度。他说不要因为六位朋友的生死而悲伤,因为他已经将地狱变成了天宫,意味着他们已经在文学艺术的境界中得到超越,超脱了尘世的痛苦。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于生活的忧虑与喜悦、对于友情的思念与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答元素(并引)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以为随风丹砂流落不愁摩挲会当先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