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徵君

水陆都无数舍程,鱼符龟印苦相萦。

梦魂长绕龙门坂,姓字终悬月旦凭。

鲍室清琴应独抚,融樽渌醑共谁倾。

春深诗石苔衣驳,雨过书斋草带生。

鸿实枕中初得术,丹臺籍上已题名。

清谈宛有南朝体,嘉遯全忘北阙情。

金马深严堪避世,沧浪清浅未沾缨。

诸儒正议明堂事,轧轧蒲轮即奉迎。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寄章徵君

《寄章徵君》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陆都无数舍程,

鱼符龟印苦相萦。

梦魂长绕龙门坂,

姓字终悬月旦凭。

鲍室清琴应独抚,

融樽渌醑共谁倾。

春深诗石苔衣驳,

雨过书斋草带生。

鸿实枕中初得术,

丹臺籍上已题名。

清谈宛有南朝体,

嘉遯全忘北阙情。

金马深严堪避世,

沧浪清浅未沾缨。

诸儒正议明堂事,

轧轧蒲轮即奉迎。

中文译文:

水陆都无数舍程,

鱼符龟印苦相萦。

梦魂长绕龙门坂,

姓字终悬月旦凭。

鲍室清琴应独抚,

融樽渌醑共谁倾。

春深诗石苔衣驳,

雨过书斋草带生。

鸿实枕中初得术,

丹臺籍上已题名。

清谈宛有南朝体,

嘉遯全忘北阙情。

金马深严堪避世,

沧浪清浅未沾缨。

诸儒正议明堂事,

轧轧蒲轮即奉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意的方式,向诗人的友人章徵君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展示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的开篇写到作者身处的地方,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无法计算数得清舍程,表达了作者的远离之感。接着写到鱼符和龟印,这是古代官员的徽章和印章,暗示了作者身份的尴尬和困扰。

诗的下一段,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梦魂长久环绕在龙门坂,意味着他思念之情的长久挂念。姓字终悬月旦凭,表示作者的身份和名字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接下来,诗人写到鲍室清琴,表达了他寂寞无依的心境,只能独自抚琴。融樽渌醑共谁倾,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人共享欢乐时光,但却无人可倾诉。

诗的第三段,描绘了春深时诗石上的苔衣驳,雨过后书斋中的草带生,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作者内心的动荡和思绪的纷乱。

接下来的两句,鸿实枕中初得术,丹臺籍上已题名,表达了作者在学问上的进步和成就,但却无法被广泛认可和赞誉。

最后两句,清谈宛有南朝体,嘉遯全忘北阙情,表达了诗人对南朝文化和南朝清谈风格的喜爱,而对北方官场的冷漠和远离之情。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处境的表达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渴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得诗情更加深沉而含蓄。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理想境遇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困境和社会冷漠。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章徵君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水陆书斋苦相鱼符月旦独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