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吴宣从事充军去,

王粲初次从军进。

旌旗在阵前边地,

山川地脉已分离。

平生一把匕首刀,

心怀感激赠给夫君。

译文:

送吴宣从事(又作苏六从军)

吴宣从事被派去参军,

王粲第一次奉命投入军队。

军旗在前方阵地上飘动,

山川和国家的纹脉分别开来。

我一生只有一把匕首刀,

心中感激之情献给了这位夫君。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孟浩然写给吴宣从事(或苏六从军)的送别诗。诗人首先表达了吴宣从事才干出众,但为官之路却没有功勋,而王粲虽然是刚刚入伍的新兵,却有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遗憾。接着,诗人描绘了旌旗在前方阵地上高高飘扬的场景,山川的地理边界与大地纹脉相互分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吴宣从事(或苏六从军)的感激之情,赠送了一把匕首刀,表示对他的祝福和祈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情感和对从军者的崇敬之情。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平实朴素,然而通过诗人对细节的描绘,使人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和对英勇奉献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旌旗和山川的景象,生动地揭示了军队的威武壮观和国家疆界的分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又表达了对从军者的赞美和激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山川平生从军感激匕首夫君中士地脉